新闻及教育
News and Education
潘家荣:投资不靠预测,风险管理第一
近日,美国著名投资人、电影《大空头》主角原型 Michael Burry 再次成为市场焦点。他旗下的 Scion 资产管理公司于第三季披露的美股持仓报告中,超过八成资金押注做空两只 AI 重磅股:Nvidia 和 Palantir,合共涉资超过 11 亿美元,引来「AI 泡沫将破」的市场热议。
不少投资者见到这类报道便开始怀疑现时的持股是否「升得太多」、是否「应该先行离场」。但与其跟风惊慌,不如静下来问一个更重要的问题:我们的操作,有没有纪律?有没有策略?有没有设定风险界线?
Burry 的声望来自 2008 年成功预测次贷危机,但过去十多年,他亦有不少误判纪录。例如近年曾唱衰 Tesla、做空美股,甚至数度大举进出中国股市,其时机与方向未必每次都准确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就算当年做空次贷成功,他亦曾经长期被市场唱反调,苦捱多年才见成效。
市场没有常胜将军。我们无法预知短期谁对谁错,但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策略,去应对不确定性。投资从来不是靠预测,而是靠风险管理。
例如近期 AI 类股份虽经历回吐,但若拉长时间观察,仍属高位横盘整理,只要关键支撑位未被跌穿,实不应该因一两日跌幅就全线清仓。以我个人操作为例:只要个股未跌穿 10 月中低位,我会选择继续持有;一旦失守,便会果断减仓或止损,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。这就是策略,不是死守,更不是每次跌就预估灾难。
不少人误以为「坐得长」等于「不理会」,但真正成功的长线操作,一定建基于风险边界清晰、操作规则严谨。如果当年 Amazon 由 $100 跌至 $6,我们是会根据防线走人的,不会死守至谷底。事实上,很多股王在途中也曾出现大幅调整,重点不是能否坐到最低点,而是如何有系统地避开风险,然后于合适时机再重新上车。
更重要的是,不应被单一名人的观点动摇信念。你永远可以找到一位专家持相反意见,但这不代表你要即时调整部署。市场每天都有新故事,真正致胜的,是你能否在杂音之中保持理性、根据既定策略执行操作。
AI 产业是否存在泡沫?的确有公司估值偏高、气氛炽热。但这不代表整个板块将全面崩溃。相反,部分公司业务持续增长、盈利能力强,依然有条件成为中长线领头羊。关键在于选股准则与持仓管理,而不是一听见「泡沫」就全面撤退。
投资者要避免两种极端:一是过度恐慌、见跌就沽;二是盲目乐观、永不止损。前者难以坐得长,后者则容易坐错变死守。真正稳健的做法,是建立策略、有纪律执行、灵活应变。
总结而言,新闻与名人言论会不断出现,但策略与纪律,才是你在市场中穿越风浪的最大凭据。升市不是不会回调,但只要做好风险管理,不跌穿防线,就有理由继续坐稳大趋势。
潘家荣
富昌证券业务部高级副总裁
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,其管理之客户投资组合持有 NVDA、PLTR,上述股票个人并没持有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