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及教育
News and Education
潘家荣:AI波动下的投资之道
近期美股人工智能(AI)相关股份出现明显波动。以Palantir(PLTR)为例,股价于短短数日内自高位大幅回落。触发因素包括:知名沽空机构香橼研究(Citron Research)发表报告,直指其估值过高并高调唱淡;麻省理工学院(MIT)发佈研究指出,目前约95%导入生成式AI的企业未能收回投资成本,仅约5%能够有效利用,并实现显着增长;同时,OpenAI创办人Sam Altman亦再度提醒市场须提防「泡沫」风险。数则负面消息相继出现,引发市场短期情绪急速转弱,导致AI股迅速下挫。
不少投资者因此担忧,AI投资主题是否已步入尾声。然而,若细阅MIT的研究,实际上并非全盘否定AI价值,而是指出当前大部分企业应用未臻完善,自然导致失败率偏高。另一方面,能够有效利用AI的少数企业,却取得极为亮眼的增长表现。换言之,AI的投资价值依然存在,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应用并转化为业务增长。
至于沽空报告,历史上牛市中的「股王」几乎都经历过类似情况。Tesla于股价由200美元升至1000美元的过程中,多次被唱淡为「估值荒谬」;Nvidia从数十美元升至数千美元,其间亦屡遭机构指责估值过高;甚至苹果(Apple)及亚马逊(Amazon),在早期强势升浪中同样面对过「市盈率过高、难以持续」的批评。但最终,股价以走势与业绩证明一切。换言之,于牛市中,强势股被唱淡其实是常态,并不足以作为趋势逆转的依据。
回到今次AI股的回调,本质上是由于累积升幅过大,市场自然对估值更为敏感,当股价稍有回落,获利盘便会集中涌现。然而,投资者必须区分「估值高」与「不合理」的差异。市场运行并非单纯数字游戏,而是资金流向的体现。只要资金愿意持续流入,股价即使在高估值水平,仍然能够再创新高。事实上,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优质企业,往往长期受资金追捧,不会长时间停留于低位。
因此,笔者认为今次回调属于牛市过程中的正常调整,并不代表AI主题已告终结。真正进入牛市第三阶段(牛三)时,市场氛围往往是一片疯狂,投资者普遍视升市为理所当然,鲜有人再谈「泡沫」之说。反观当下,市场仍然充斥怀疑声音,不断有人质疑AI是否属于泡沫,这正正显示尚未进入牛三,反而为升浪延续留下空间。
当然,长线看法乐观,但短线操作仍需严守纪律。笔者一向强调投资不可仅依靠情绪判断,必须具备清晰策略。是次AI股跌穿7月底低位时,笔者亦已减持一半仓位。此举有两大目的:其一是降低整体仓位压力,避免判断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;其二是保持操作灵活,留有资金待股价企稳再作加注。这正是「输时输少,赢时赢多」的操作原则,避免因死守持仓而承受过度风险。
短期而言,先行避一避市场风头,让组合风险回落至可控水平;长远而言,只要看到个股或整体板块在回调后重新企稳,并再次展现升浪趋势,便会逐步加回仓位。投资从来不是要「买在最低、沽在最高」,而是要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,把握主要升段,并严守纪律。
潘家荣
富昌证券业务部高级副总裁
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,其管理之客户投资组合持有Nvidia(NVDA)、Palantir(PLTR),个人并没持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