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及教育
News and Education
潘家榮:投資是一盤生意
中國初創人工智能公司 DeepSeek 今年初剛推出曾轟動一時,一度在國內使用率高達50%,但有媒體報道截至7月已暴跌降至僅3%,下滑趨勢顯著。但是,DeepSeek的兩大國際競爭對手ChatGPT和Gemini卻持續推出新技術,官網流量分別增長40.6%和85.8%。
不少評論歸咎於新一代 R2 模型延遲推出,原定於今年5月問世,遲遲未見正式發布,甚至引起市場質疑 DeepSeek長遠發展。此外,市場亦有報導指出或是由於硬件資源的短缺造成,高端繪圖處理器(GPU)供應不足,訓練效率大幅降低,以致DeepSeek-R2模型直到7月中旬仍未見蹤影。
在DeepSeek陷入困境之際,美國晶片巨擘英偉達(NVDA.US)行政總裁黃仁勳日前訪問中國,更預計即將獲得美國發放的首批對華出口H20人工智能(AI)晶片的許可證,並盡快恢復 H20晶片的出貨。消息即時帶動香港和國企科技股即時回升。筆者一向看好AI發展,NVDA更是越升越有,配合消息破頂,然而暫時未有近止蝕位,要等待接下來出現小回調再拗腰上的機會再加注。
那麼有朋友便問道:既然AI發展勢如破竹,NVDA又未有買入時機,不如先在港股科技股中尋寶?首先筆者明白很多朋友習慣了買賣港股,因為大家較熟悉在香港上市的企業,可是投資並不是以選擇熟悉的企業為准則,而是投資最好最有前景的企業。大家試問問自己:平時是使用哪一種?國產還是大型科企的AI?思考買哪一個股時,其實可以先問問自己的使用取向,如果自己都不用,那就不要買了。
再者,如果以市場計,正如之前所言,恆指仍未上破三月中高位,但標指和納指卻早已上破了二三月的高位。即使恆指其後升破三月中高位,恆指距離歷史新高仍有很大段距離,美股卻早已是創歷史新高,可謂高下立見,所以就AI科技股而言,美國的大企業實是領先很多。盡管DeepSeek問世之初標榜「低成本也能訓練出強大AI」,但經過大半年後事實反映運算能力不足,用戶大減,很明顯他美國大型科企表現更突出,筆者一向強調買市場最強走勢的強勢股,投資是需要耐性的,又何必為求急於一時而退而求其次呢!
有些朋友看見NVDA已經升得那麼高,擔憂還有多少上升空間。很多朋友都抱有「股票高位就升幅有限,低位就有上升空間」的思維,如果換一個思維角度,投資就是做生意,那麼作為一個企業家,又會否覺得企業做得好,發展至一個程度,就代表發展空間有限,甚至會因而業務倒頭轉差?事實上,AI迅速發展令市場對晶片需求量巨大,NVDA發展一時無兩,更已經在7月9日突破市值4萬億美元,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。投資是投資一盤生意,而不是以會計角度去評論個股高低。
潘家榮
富昌證券業務部高級副總裁
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,其管理之客戶組合持有 NVDA,個人並沒持有